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
1、应用程序(比如PHP)长时间的执行批量的MYSQL语句. 最常见的就是采集或者新旧数据转化. 解决方案: 在my.cnf文件中添加或者修改以下两个变量: wait_timeout=2880000 interactive_timeout = 2880000 关于两个变量的具体说明可以google或者看官方手册. 如果不能修改my.cnf,则可以在连接数据库的时候设置CLIENT_INTERACTIVE,比如: sql = "set interactive_timeout=24*3600"; mysql_real_query(...) 2、执行一个SQL,但SQL语句过大或者语句中含有BLOB或者longblob字段. 解决方案: 在my.cnf文件中添加或者修改以下变量: max_allowed_packet = 10M(也可以设置自己需要的大小) max_allowed_packet 参数的作用是,用来控制其通信缓冲区的最大长度.
Linux下查看文件和文件夹大小
当磁盘大小超过标准时会有报警提示,这时如果掌握df和du命令是非常明智的选择. df可以查看一级文件夹大小、使用比例、档案系统及其挂入点,但对文件却无能为力. du可以查看文件及文件夹的大小. 两者配合使用,非常有效.比如用df查看哪个一级目录过大,然后用df查看文件夹或文件的大小,如此便可迅速确定症结.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: df命令可以显示目前所有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及使用情形,请看下列这个例子: 以下是代码片段: $ df -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% Mounted on /dev/sda1 3.9G 300M 3.4G 8% / /dev/sda7 100G 188M 95G 1% /data0 /dev/sdb1 133G 80G 47G 64% /data1 /dev/sda6 7.8G 218M 7.2G 3% /var /dev/sda5 7.8G 166M 7.2G 3% /tmp /dev/sda3 9.7G 2.5G 6.8G 27% /usr tmpfs 2.0G 0 2.0G 0% /dev/shm 参数 -h 表示使用「Human-readable」的输出,也就是在档案系统大小使用 GB、MB 等易读的格式. 上面的命令输出的第一个字段(Filesystem)及最后一个字段(Mounted on)分别是档案系统及其挂入点.我们可以看到 /dev/sda1 这个分割区被挂在根目录下. 接下来的四个字段 Size、Used、Avail、及 Use% 分别是该分割区的容量、已使用的大小、剩下的大小、及使用的百分比. FreeBSD下,当硬盘容量已满时,您可能会看到已使用的百分比超过 100%,因为 FreeBSD 会留一些空间给 root,让...
解决Failure (104) Can not open backing device
错误: Failure: (104) Can not open backing device. Command 'drbdsetup attach 1 /dev/sdb1 /dev/sdb1 internal' terminated with exit code 10 遇到这个错误的时候,我们要看一下是不是已经挂在了 /dev/sbd1,如果是的话就执行: umount /dev/sdb1 就可以了.
Centos是用中文man
1.首先下载中文man压缩包 http://manpages-zh.googlecode.com/files/manpages-zh-1.5.1.tar.gz 2.解压缩并安装,指令如下: tar zxvf manpages-zh-1.5.1.tar.gz cd manpages-zh-1.5.1 ./configure make && make install 3.测试中文是否正常 man ls 如果看到中文,可以不用进行以下步骤了!如果中文乱马,请见查当前环境 LC*设置是否正确,检查在当前终端窗口的编码是否与LC*相符如果不相符,请同意改成zh_CN.UTF-8,如果相符,按照如下步骤修改. 修改 /etc/man.config文件: 替换: NROFF /usr/bin/nroff -c --legacy NROFF_OLD_CHARSET -mandoc 2>/dev/null 修改为: NROFF /usr/bin/groff -Tutf8i -mandoc 然后man ls ,哈哈这回中文了吧!很爽,对于想学习linux的新手非常合适.
解决centos找不到php.ini
今天用centos搭建lamp环境,一切顺利,可是却照不到php.ini,后来谷歌了解到原来在/etc/php.d这个目录下,这个目录下所有的ini都是php的配置文件,随便写道哪个里面,或者新建一个ini文件都是可以的.
在Centos上安裝Clamav
以下為安裝步驟,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玩玩看囉. 1.首先下載CentOS6.2 2.Centos安裝步驟就略過囉,若是您沒裝過Centos,用google找一下應該有滿多教學文件的 3.建議安裝完Centos後,將系統做一次更新(首次更新時間會久一點) 請於#符號下輸入下列命令,輸入完畢按下Enter即可: yum -y update 4.切換到 /etc/yum.repos.d/目錄下 請於#符號下輸入下列命令,輸入完畢按下Enter即可: cd /etc/yum.repos.d/ 5.建立dag.repo檔案 因為 /etc/yum.repos.d/目錄下,是沒dag.repo這個檔案的,建立dag.repo這個檔案的目的,是要讓yum去找clamd這個套件,因為官方的套件資料預設是沒clamd這個套件. 請於#符號下輸入下列命令,輸入完畢按下Enter即可: vi dag.repo #Dag RPM Repository Start [dag] name=Dag RPM Repository for RHEL4 baseurl=http://ftp.riken.jp/Linux/dag/redhat/el4/en/$basearch/dag/ enabled=1 gpgcheck=1 #Dag RPM Repository End 6.建議再執行一次yum update,更新一下Repository(此次update會載入dag的套件清單) 請於#符號下輸入下列命令,輸入完畢按下Enter即可: yum -y update 7.安裝clamd,終於可以透過yum來安裝clamd囉 請於#符號下輸入下列命令,輸入完畢按下Enter即可: yum -y install clamd 8.啟動clamd 請於#符號下輸入下列命令,輸入完畢按下Enter即可: /etc/init.d/clamav start 9.更新clamav病毒碼 請於#符號下輸入下列命令,輸入完畢按下Enter即可: freshclam 10.測試clamd的病毒掃描功能...